倪 弋
2025年09月11日08:40 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222
點擊播報本文,約
近日,北京市網信辦依據《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》有關要求,指導和推動抖音、百度、美團等首批6家屬地主要網絡平台公示算法規則原理,引發高度關注。這一舉措,直指長期以來飽受詬病的算法“黑箱”,為構建一個透明、公平、可問責的算法治理體系邁出重要一步。
算法“黑箱”的社會危害性不容小覷。算法“黑箱”,會悄悄研究和引導你的喜好,讓你隻看它想讓你看的,買它想讓你買的。久而久之,人們被它“養”在了信息繭房裡,逐漸失去接觸多元觀點、更新自我認知的機會。人們也可能因算法“黑箱”而權益受損:“大數據殺熟”帶來“千人千面”的定價策略,無形中讓人多掏腰包﹔“精准營銷”跨越隱私邊界,讓人不知不覺成為“被算計的對象”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算法“黑箱”可能助長網絡謠言、網絡暴力等不良信息的傳播。為追求用戶停留時長,算法往往優先推送煽動性、情緒化內容,使理性聲音被淹沒,情緒變得極端化。
治理算法“黑箱”,必須首先打開“黑箱”。過去,一些平台常以“技術機密”或“算法復雜”為由,規避監管和社會監督。算法公示不僅要求掀開這層“技術面紗”,還有助於倒逼平台審視其算法的公平性、合理性、安全性,從源頭加強自我規范,將合規要求內嵌於技術設計中。此外,公開是監督的前提,透明是問責的基礎。沒有公示,問責就無從談起。當算法規則及目的被公開,其運行結果產生歧視、不公甚至引發社會風險時,監管機構和司法機關方能有的放矢地進行審查和認定,依法追究平台責任。算法公示為此建立了清晰的監督和追責路徑,讓法律“長出牙齒”。
算法公示的意義,還在於既創新監管模式,又助力協同共治。傳統的監管模式,在面對快速迭代、高度復雜的算法技術時,容易變得滯后和力不從心。算法公示有助於實現監管深度介入,將監管環節大幅前移。這有利於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算法“黑箱”帶來的社會風險,是一種成本更低、效率更高、效果更優的治理模式。與此同時,算法公示為社會監督、行業監督、專業監督打開了大門。專家學者可以基於公開信息進行研究和評估,提出專業建議﹔同業競爭者可以監督其是否存在不正當競爭﹔廣大網民可以成為無處不在的“雲上”監督員。這形成了政府監管、企業自律、行業自治、社會監督的多元共治格局,凝聚了廣泛的治理合力。
算法公示只是起點。未來還需要在公示的深度、廣度、可理解性及配套的審計、問責機制等方面持續深化。但毋庸置疑的是,這一舉措是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進行數字治理的有益實踐,也標志著在完善數字治理體系、護航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道路上邁出堅實一步。讓算法在法治軌道上行穩致遠,廣大用戶必將擁抱一個更加公平清朗、向上向善的“數字未來”。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9月11日 19 版)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