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升社區服務能力和水平
閆 曉 劉東超
2025年09月11日08:33 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222
點擊播報本文,約
養老服務是關系千家萬戶的重要民生問題。社區是人們的生活空間,也是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依托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,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、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。”建設老年友好型社區、加強社區治理創新,能夠提升社區的養老服務供給能力和水平,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日前印發的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意見》提出:“加快適老化、適兒化、無障礙設施建設改造。擴大普惠養老服務供給,促進醫養結合。”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,要科學把握社區在養老服務供給中的重要作用,以治理創新推動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,更好保障老有所養、老有所樂。
人口老齡化是我國的基本國情。根據統計,截至2024年底,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3億人,佔總人口的22%。大部分老年人傾向於在熟悉、就近、方便的環境中安享幸福晚年。作為社會的基本單元,社區具有生活共同體的鮮明特性,是廣大老年人安居樂業的家園,也匯聚了老年人所需要的生活照料、醫療服務、康復護理、文化娛樂、緊急救援等各類服務資源。建設老年友好型社區,既契合老年人的生活、養老習慣,可以把服務送到老年人周邊、身邊、床邊,有效解決老年人的急難愁盼問題,增強老年人的獨立生活能力﹔又有利於發展養老互助社、養老大院等社區互助養老服務和志願服務,推動老有所為與老有所養有機結合。
目前,在我國居家養老、社區養老、機構養老這三種主要養老方式中,社區是連接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的紐帶。建設老年友好型社區,正是對社區這一紐帶作用的准確把握。通過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或者與專業養老機構合作等方式,將機構養老服務引入社區,把專業服務延伸到老年人家庭,便於老年人根據自身情況就近就便享受養老服務。
近年來,我國先后出台多項政策文件支持推動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,推動社區養老服務發展水平不斷提高。當前,我國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穩步推進,社區養老服務供給規模和質量不斷提升。同時,也存在協調聯動工作機制有待完善、社區設施和服務不完善、住房及樓宇環境適老化程度低等問題。積極應對這些問題,要堅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,推動社區治理創新,整合政府、市場、社會等多方資源,完善社區基礎設施與公共空間設計、優化服務供給模式、建立更靈活的居民參與機制,為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提供更高效的組織保障、更優質的服務支撐和更包容的社會環境,不斷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多層次、高品質養老需求。具體可在以下方面著力。
加強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建設。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覆蓋居住環境、出行設施、健康服務等多個維度,涉及養老服務主管部門、社區居委會、物業公司、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等不同服務主體。如果缺乏有效的溝通協調機制,就容易出現零散化、碎片化等問題,難以形成合力。社區治理創新通過發揮黨委領導、政府負責、社會協同、公眾參與、法治保障的多方協同治理機制作用,凝聚共識、匯聚力量,能夠將不同服務主體凝聚起來,打造形成優勢互補、銜接順暢、協調有序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。為此,可聚焦老年人“家門口”養老需求,採取“中心+站點”等方式,統籌現有資源支持建設鄉鎮(街道)區域養老服務中心發揮帶動作用,大力發展嵌入式社區養老服務設施、互助性養老服務站點,並引入專業社會組織和服務機構,推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更完整、更緊密、更牢固,為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提供堅實支撐。
優化社區養老服務供給。當前,我國多層次、多樣化、個性化的養老服務需求加速涌現。在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過程中構建高效暢通的溝通渠道,能夠及時精准掌握老年人的需求,優化社區養老服務供給。加強社區治理創新,通過健全便捷暢通的意見反饋機制、搭建多元高效的互動平台等,讓老年人真正參與到社區規劃建設過程中,有利於優化養老服務資源配置,推進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提質增效。為此,可通過建立“長者議事會”“社區合伙人會議”等形式,因地制宜搭建社區與老年人的常態化交流平台,助力提供更多更精准的日間照料、健康管理、助餐、助潔、助浴、助醫、助急等服務,讓具有不同需求的老年人都能獲得有溫度、個性化的養老支持。同時,可依托大數據、物聯網、人工智能等技術,逐步建立動態變化、實時更新的老年人電子健康檔案,為更好滿足老年人需求奠定基礎。
營造老年友好型社區氛圍。建設老年友好型社區,不僅包括物理空間的適老化改造,更包括打造充滿包容性、人文關懷的生活場景。社區治理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,是打造高品質生活的基礎性工程。將尊老敬老愛老的理念融入社區治理創新全過程,能夠為營造老有所為、老有所樂的積極氛圍注入強勁動力,營造老年人與社區共生共融的良好生態。為此,可組織多種形式的社區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教育活動,加大對“敬老文明號”和全國“敬老愛老助老模范人物”等的宣傳。鼓勵社區自設老年教育學習點或與老年大學、教育機構和社會組織等合作設立老年教育學習點,積極開展老年人休閑娛樂、健康知識、藝術審美、智能生活、家庭理財等方面的學習教育活動。開展有利於促進代際互動、鄰裡互助的社區活動,增強代際文化融合和社會認同。
(作者單位:中央黨校(國家行政學院)國家治理教研部)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9月11日 09 版)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