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記閱兵場上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官兵
本報記者 金正波 李龍伊
2025年09月11日08:33 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222
點擊播報本文,約
9月3日上午,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。伴隨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合軍樂團奏響《分列式進行曲》,分列式環節開啟。
“正步——走!”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官兵組成的儀仗方隊,高擎黨旗、國旗、軍旗,步伐鏗鏘、氣勢如虹,引領徒步方隊庄嚴通過天安門廣場,以昂揚姿態接受黨和人民檢閱。
習近平主席指出:“中國人民解放軍始終是黨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賴的英雄部隊。”
大國儀仗,使命如山。
在勝利紀念日閱兵中,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不僅組成儀仗方隊,更擔負標兵、聯合軍樂團抽組、禮炮鳴放與國旗護衛等多項關鍵任務,責任重大。
閱兵場上,新時代儀仗司禮官兵以完美亮相揚我軍威、以庄嚴儀仗彰顯國威,為閱兵盛典注入磅礡力量,向世界展現了新時代革命軍人風採。
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,是我國唯一一支擔負國家級儀仗司禮任務的部隊。在習近平強軍思想指引下,向著建設世界一流儀仗司禮部隊的目標,儀仗司禮官兵們拼搏奮進、擎旗向前。
出場即震撼,亮相即精彩
“鳴禮炮!”正陽門前,56門禮炮庄嚴列陣,西側炮陣率先齊聲轟鳴,兩側炮陣在4分59秒內交替鳴放80響,炮聲轟鳴、響徹雲霄。
作為整個慶祝活動“開篇中的開篇、序曲中的序曲”,儀仗司禮大隊禮炮鳴放隊以零誤差的表現,庄嚴紀念偉大勝利。
“每一聲鳴放,都是對革命先烈的真摯緬懷,對恥辱歷史的徹底洗刷,對富國強軍的庄嚴宣誓。”禮炮鳴放隊方隊長李金柱說。
炮聲隆隆,猶似歷史回響﹔紅旗獵獵,正如英魂永在。
天安門廣場上,人民英雄紀念碑巍然矗立。基座北側平台,222名國旗護衛隊隊員身著禮服,昂首挺立。
“向左向右——轉!”號令聲起,兩側隊伍合並,從紀念碑基座逐級而下。步履堅定、氣勢昂揚,向著國旗區浩蕩前行。
從人民英雄紀念碑到國旗杆,220米的距離,承載著浩氣長存的英雄歷史。國旗護衛隊由齊步80步、正步136步、齊步56步的精准節奏,丈量神聖征程。
“標兵就位!”一聲令下,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60名官兵組成的閱兵標兵開始入場,拉開了閱兵序幕。
擺臂、踢腿、落地,60名標兵成梯次同時向天安門兩側分開,前后一條線、全員一個音。從入場到最后一名標兵完成最后一個動作,精准無誤、米秒不差。
“在總長386米的標兵線上,我們分列在東西華表兩側,背向行進。”標兵陳冠華說。作為最后一名標兵,他隻需邁出一步,就可到達標定點位。看似簡單的一步,背后是和戰友們進行成千上萬次磨合,才做到節奏精准、整齊劃一。
《鬆花江上》《在太行山上》《保衛黃河》《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》……在聯合軍樂團總指揮袁威的指揮下,來自陸、海、空等全軍10個大單位的千余名演奏員,用動人旋律演繹偉大史詩。
軍樂激揚,歲月崢嶸。自1949年開國大典上聯合軍樂團首次在天安門廣場執行演奏任務開始,一批批聯合軍樂團官兵高奏凱歌,接力見証中華民族邁向復興偉業的宏偉畫卷。
這支新中國閱兵史上規模最大的聯合軍樂團,攜新曲目、新編排、新配置接受黨和人民檢閱,不僅演奏人員數量空前,更寓意深刻——
14個排面,象征14年抗戰艱苦卓絕﹔80名禮號手,代表勝利八十載﹔木管、銅管與打擊聲部的創新編排,更凸顯音樂的厚重與輝煌。
聯合軍樂團中,有駐守邊防一線的戍邊戰士,也有深耕科研的高學歷人才。不同的身份,在此刻奏出同樣的時代強音。
“出場即震撼,亮相即精彩。”儀仗司禮大隊政治委員朱威明表示,“引領受閱的旗幟、豪邁堅定的步伐、響徹天際的禮炮、慷慨激昂的軍樂,體現的是人民軍隊的發展壯大,彰顯的是新時代偉大祖國的自信從容,表達的是人民子弟兵對黨的無限忠誠。”
堅持一流標准,換來完美呈現
國旗護衛隊,作為一支行進過程中全程無配樂的隊伍,官兵們的步伐、步速,需要和80響禮炮鳴放精准配合。
集訓期間,國旗護衛隊官兵在高溫下開展訓練。黑白分明的晒痕,晒得發白的肩章……這些都是國旗護衛隊官兵的“榮譽勛章”。
“組織把這項光榮的任務交給我,我就必須全力以赴去完成!”升旗手張威入伍7年,圓滿執行4000余次國旗升降任務,但即便如此,他依然感覺興奮和緊張。
受領任務后,張威每天沉浸在拼搏的汗水中,堅持用啞鈴練拋撒,逆風練展旗,順風練收旗,向著太陽練敬禮。
儀仗方隊的平均身高,是各個方隊中最高的——男隊員平均身高186.5厘米,女隊員平均身高173厘米。這是一支朝氣蓬勃的年輕方隊,隊員平均年齡隻有23歲,近90%官兵是首次參加閱兵任務。
“執行儀仗司禮任務,基本要求就是萬無一失,不是爭取做到,而是必須確保。”儀仗方隊國旗擎旗手石斌說。
巾幗不讓須眉。儀仗方隊中,女兵們分列在男兵后方,和男兵一起訓練,步幅、步速都需要和男兵一樣。
“閱兵場上沒有男女之別,但由於女兵體型較小,相鄰隊員臂肘間的穩定性更弱,隻有在排面標齊上下更大功夫,才能確保方隊的整齊劃一、步調一致。”儀仗方隊女隊員王冉冉說。
聯合軍樂團進場早、撤場晚,還要吹奏樂器、在廣場上站2個多小時。這一切不僅對演奏水平有很高要求,對演奏員的體力也提出了不小的挑戰。
“我們每天6點10分開始1小時的軍姿訓練,也會著重進行軍姿持樂器訓練,以及軍姿持樂器演奏訓練,以達到站3個小時不倒、吹3個小時不錯。”聯合軍樂團單簧管演奏員周磊說。
57歲的李峰是聯合軍樂團年齡最大的演奏員。這是他第六次作為小號演奏員,參加聯合軍樂團演奏任務。“長時間站立吹奏,很多人擔心我的身體扛不住。我總是回復,演奏就是打仗,我的點位就是戰位,不能當逃兵。”李峰說。
《人民陸軍進行曲》《無人智勝進行曲》《信息風雷進行曲》《勝利進行曲》,閱兵活動中的這4首創新曲目,都是他們的最新創作。
“受領閱兵曲目創作任務后,大家夜以繼日累計創作40余首作品,經過反復修改打磨,最終推出這幾首創新曲目,既體現人民軍隊的強大,又突出新裝備的科技含量。”聯合軍樂團創作室主任娜拉介紹。
“英勇忠誠的儀仗司禮官兵們,在訓練中堅持一流標准,付出了辛勤和汗水,才換來閱兵盛典上的完美呈現。”儀仗方隊方隊長張鼎新說。
禮贊偉大祖國,熱血鑄就忠誠
儀仗司禮大隊禮炮連榮譽室裡,珍藏著一面褪色的戰旗,上面寫著“大功連”3個字。透過斑駁的字跡,能夠感受到這支隊伍的厚重歷史。
望向這面榮譽戰旗,連長徐富捷講起那戰火紛飛的歲月:戰場上,連隊前身部隊的戰士們在槍林彈雨中拖著炮車前進。先輩們帶著必勝的信念,一次次將炮彈射向敵方陣地,用生命和鮮血贏得了這面功勛旗幟。
“第一次來到榮譽室,我就受到了震撼和洗禮,感到這些禮炮無比神聖,因為它們熔鑄了革命先輩的英雄精神。”禮炮鳴放隊隊員張文碩說。
紅色歷史,總能予人力量、給人啟迪。
儀仗司禮大隊營區,有一條長達121米的軍史長廊,遠遠望去,這條長廊猶如一面迎風招展的旗幟。一幅幅照片、一句句注記,銘刻著許多重要的歷史瞬間——
1952年3月,從中央警衛隊選調的一批骨干組建為儀仗部隊,專門擔負國家外事活動的儀仗司禮任務。組建70多年來,大隊官兵迎接過訪問新中國的各國政要,還在香港、澳門回歸祖國的現場奏響國歌、升起國旗……
今年5月,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,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官兵亮相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閱兵式第二次彩排時,受到當地民眾、華僑華人、中國留學生的熱烈歡迎,不少民眾感動得熱淚盈眶。
近年來,儀仗司禮大隊出國閱兵援訓和交流訪問多達40余次,足跡遍布俄羅斯、越南、英國、意大利等20多個國家,向世界展示了“中國排面”的挺拔英姿。所到之處,他們都受到當地民眾和華僑華人的隆重歡迎。
祖國利益高於一切,三軍形象重於泰山。
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,當國歌奏響、國旗升起時,護旗手閆振凝視著五星紅旗,流下激動的淚水,那滴“最美眼淚”深深印刻在億萬國人心中﹔
一次降旗任務結束返營途中,升旗手袁晉爽看到地上有一面游客掉落的小國旗,迅速彎腰拾起,這個畫面恰好被游客記錄下來,群眾稱贊這個拾起國旗的動作是“最帥彎腰”。
無論是“最帥彎腰”還是“最美眼淚”,都蘊含著儀仗司禮官兵對黨和國家的赤誠熱愛。
承載著黨和人民的期望,這支英雄部隊的官兵們用腳步丈量青春、將音符譜作華章,成為展現國家和軍隊形象的窗口與名片。
“新時代的儀仗司禮官兵,一定會牢記囑托,堅持一流標准,高擎忠誠旗幟,發揚儀仗精神,在強國強軍新征程中闊步前行,向黨和人民展示世界一流儀仗司禮部隊的英姿風採。”儀仗司禮大隊大隊長韓捷說。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9月11日 01 版)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